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
今天福誼建材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來講述關于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基建工程在日常的生產維護過程中不可或缺,而護坡工程顯得又是舉足輕重,經常會遇見由于邊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條件,采用不同的護坡類型,最常見的有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,采用削坡開級工程;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,采用植物護坡工程;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,采用工程護坡;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,采用綜合護坡工程;對滑坡地段工程,采用滑坡治理工程。由于自然地形、開挖地面或堆置棄土等形成的不穩定邊坡,都需要采取護坡圍護。
一、削坡開級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;
2、形式:直線型、折線形、階梯型、大平臺型
2.1直線型:
2.1.1適用于高度小于20m、結構緊密的均質土坡,或高度小于12m的分均質土坡。
2.1.2從上到下,削成同一坡度,削坡后比原坡減緩,達到該類土質的穩定坡度。
2.1.3對有松散夾層的土坡,其松散部分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2.2折線形:
2.2.1適用于高12-20m、結構比較松散的土坡,特別適用于上部結構松散,下部結構較緊密的土坡。
2.2.2重點是削緩上部,削坡后保持上部較緩、下部較陡的折線形。
2.2.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,根據土坡高度與土質情況,具體分析確定,以削坡后能保證穩定安全為原則。
2.3階梯形:
2.3.1適用于高12m以上、結構較松散,或高20m以上、結構較緊密的均質土坡。
2.3.2每一階小平臺的寬度和兩平臺間的高差,根據當地土質與暴雨徑流情況,具體研究確定。
2.3.3開級后應保證土坡穩定。
2.4大平臺形:
2.4.1適用于高度大于30m,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區的土坡。
2.4.2大平臺一般開在土坡中部,寬4m以上,平臺具體位置與尺寸,根據《地震區建筑技術規范》對土質邊坡高度的限制,研究確定。
2.4.3大平臺尺寸基本確定后,需對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。
二、植物護坡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;
2、形式:種草護坡、造林護坡
2.1種草護坡:
2.1.1對坡比小于1.0:1.5,土層較薄的沙質或土質坡面,可采用種草護坡。
2.1.2種草護坡應先將坡面整治,并選用生長快的低矮鋼伏型草種。
2.1.3根據不同的坡面情況,采用不同的方法,一般土質坡面采用直接播種法,密實的土質邊坡上,采取坑植法,在風沙地,應先設沙障,固定流沙,再播種草籽。
2.1.4種草后1-2年內,進行必要的封禁和撫育措施。
2.2造林護坡:
2.2.1對坡度10°-20°,在南方坡面土層厚15cm以上、北方坡面土層厚40cm以上、立地條件較好地地方,采用造林護坡。
2.2.2應采用深根性和淺根性相結合的喬灌木混交方式,同時選用適應當地條件、速生的喬木和灌木樹種。
2.2.3在坡面的坡度、坡向和土質較復雜的地方,將造林護坡與種草護坡結合起來,實行喬、灌、草相結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護坡。
2.2.4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時,苗木宜帶土栽植,并應適當密植。
二、工程護坡
1、適用條件: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;
2、形式:砌石護坡、拋石護坡、混凝土護坡、噴漿護坡
2.1拋石護坡:
2.1.1干拋石:坡面較緩(1.0:2.5-1.0:3.0),受水流沖刷較輕的坡面;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應在護坡層下鋪設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、粗砂或砂礫作為反濾層;根據土質結構,土質堅實的砌石坡度可陡些,反之則應緩些。
2.1.2漿砌石護坡:坡度在1:1-1:2之間,或坡面位于溝岸、河岸,下部可能遭受水流沖刷,且洪水沖擊力強的防護地段;漿砌石護坡由面層和起返濾層作用的墊層組成,面層鋪砌厚度為25cm-35cm,
墊層又分單層和雙層兩種,單層厚5cm-15cm,雙層厚20cm-25cm;對長度較大的漿砌石護坡,應沿縱向每隔10m-15m設置一道寬約2cm的伸縮縫,并用瀝青或木條填塞。
2.2拋石護坡:坡腳為溝岸、河岸,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,對枯水位以下的坡腳應采取拋石護坡,有散拋塊石、石籠拋石和草袋拋石等。
2.3混凝土護坡:
2.3.1在邊坡坡腳可能遭受強烈洪水沖刷的陡坡段,采取混凝土護坡,必要時需加錨固定。
2.3.2邊坡介于1.0:1.0-1.0:0.5之間、高度小于3m的坡面,用一般混凝土砌塊護坡,砌塊長寬各30cm-50cm,邊坡陡于1.0:0.5,用鋼筋混凝土護坡。
2.3.3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用粗砂、碎石或砂礫等設置反濾層,用水量較大時,修筑盲溝排水,盲溝在涌水處下端水平設置,寬20cm-50cm,深20cm-40cm。
2.4噴漿護坡:
2.4.1在基巖不太發育裂隙、無大崩塌的坡段,采用噴漿機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,以防止基巖風化剝落。
2.4.2噴涂水泥砂漿的砂石料最大粒徑15mm,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:4-1:5,砂率50%-60%,水灰比0.4-0.5,速凝劑的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%左右。
2.4.3噴漿前必須清除坡面活動巖石、廢渣、浮土、草根等雜物,填堵大縫隙、大坑洼。
2.4.4破碎程度較輕的坡段,可根據當地土料情況,就地取材,用膠泥噴涂護坡,或用膠泥作為噴漿的墊層。
二、綜合護坡工程: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;
五、滑坡治理工程:對滑坡地段工程
以上的內容為大家詳細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希望大家看完以后對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在進行運用階梯護坡的時候可以很清楚。
上一篇:仿木欄桿是通過什么方法做出來的?
下一篇:鑄造石欄桿購買需要考慮的問題
推薦產品
-
[ 仿木欄桿 ]
今天福誼建材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來講述關于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基建工程在日常的生產維護過程中不可或缺,而護坡工程顯得又是舉足輕重,經常會遇見由于邊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條件,采用不同的護坡類型,最常見的有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,采用削坡開級工程;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,采用植物護坡工程;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,采用工程護坡;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,采用綜合護坡工程;對滑坡地段工程,采用滑坡治理工程。由于自然地形、開挖地面或堆置棄土等形成的不穩定邊坡,都需要采取護坡圍護。
一、削坡開級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;
2、形式:直線型、折線形、階梯型、大平臺型
2.1直線型:
2.1.1適用于高度小于20m、結構緊密的均質土坡,或高度小于12m的分均質土坡。
2.1.2從上到下,削成同一坡度,削坡后比原坡減緩,達到該類土質的穩定坡度。
2.1.3對有松散夾層的土坡,其松散部分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2.2折線形:
2.2.1適用于高12-20m、結構比較松散的土坡,特別適用于上部結構松散,下部結構較緊密的土坡。
2.2.2重點是削緩上部,削坡后保持上部較緩、下部較陡的折線形。
2.2.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,根據土坡高度與土質情況,具體分析確定,以削坡后能保證穩定安全為原則。
2.3階梯形:
2.3.1適用于高12m以上、結構較松散,或高20m以上、結構較緊密的均質土坡。
2.3.2每一階小平臺的寬度和兩平臺間的高差,根據當地土質與暴雨徑流情況,具體研究確定。
2.3.3開級后應保證土坡穩定。
2.4大平臺形:
2.4.1適用于高度大于30m,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區的土坡。
2.4.2大平臺一般開在土坡中部,寬4m以上,平臺具體位置與尺寸,根據《地震區建筑技術規范》對土質邊坡高度的限制,研究確定。
2.4.3大平臺尺寸基本確定后,需對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。
二、植物護坡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;
2、形式:種草護坡、造林護坡
2.1種草護坡:
2.1.1對坡比小于1.0:1.5,土層較薄的沙質或土質坡面,可采用種草護坡。
2.1.2種草護坡應先將坡面整治,并選用生長快的低矮鋼伏型草種。
2.1.3根據不同的坡面情況,采用不同的方法,一般土質坡面采用直接播種法,密實的土質邊坡上,采取坑植法,在風沙地,應先設沙障,固定流沙,再播種草籽。
2.1.4種草后1-2年內,進行必要的封禁和撫育措施。
2.2造林護坡:
2.2.1對坡度10°-20°,在南方坡面土層厚15cm以上、北方坡面土層厚40cm以上、立地條件較好地地方,采用造林護坡。
2.2.2應采用深根性和淺根性相結合的喬灌木混交方式,同時選用適應當地條件、速生的喬木和灌木樹種。
2.2.3在坡面的坡度、坡向和土質較復雜的地方,將造林護坡與種草護坡結合起來,實行喬、灌、草相結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護坡。
2.2.4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時,苗木宜帶土栽植,并應適當密植。
二、工程護坡
1、適用條件: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;
2、形式:砌石護坡、拋石護坡、混凝土護坡、噴漿護坡
2.1拋石護坡:
2.1.1干拋石:坡面較緩(1.0:2.5-1.0:3.0),受水流沖刷較輕的坡面;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應在護坡層下鋪設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、粗砂或砂礫作為反濾層;根據土質結構,土質堅實的砌石坡度可陡些,反之則應緩些。
2.1.2漿砌石護坡:坡度在1:1-1:2之間,或坡面位于溝岸、河岸,下部可能遭受水流沖刷,且洪水沖擊力強的防護地段;漿砌石護坡由面層和起返濾層作用的墊層組成,面層鋪砌厚度為25cm-35cm,
墊層又分單層和雙層兩種,單層厚5cm-15cm,雙層厚20cm-25cm;對長度較大的漿砌石護坡,應沿縱向每隔10m-15m設置一道寬約2cm的伸縮縫,并用瀝青或木條填塞。
2.2拋石護坡:坡腳為溝岸、河岸,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,對枯水位以下的坡腳應采取拋石護坡,有散拋塊石、石籠拋石和草袋拋石等。
2.3混凝土護坡:
2.3.1在邊坡坡腳可能遭受強烈洪水沖刷的陡坡段,采取混凝土護坡,必要時需加錨固定。
2.3.2邊坡介于1.0:1.0-1.0:0.5之間、高度小于3m的坡面,用一般混凝土砌塊護坡,砌塊長寬各30cm-50cm,邊坡陡于1.0:0.5,用鋼筋混凝土護坡。
2.3.3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用粗砂、碎石或砂礫等設置反濾層,用水量較大時,修筑盲溝排水,盲溝在涌水處下端水平設置,寬20cm-50cm,深20cm-40cm。
2.4噴漿護坡:
2.4.1在基巖不太發育裂隙、無大崩塌的坡段,采用噴漿機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,以防止基巖風化剝落。
2.4.2噴涂水泥砂漿的砂石料最大粒徑15mm,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:4-1:5,砂率50%-60%,水灰比0.4-0.5,速凝劑的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%左右。
2.4.3噴漿前必須清除坡面活動巖石、廢渣、浮土、草根等雜物,填堵大縫隙、大坑洼。
2.4.4破碎程度較輕的坡段,可根據當地土料情況,就地取材,用膠泥噴涂護坡,或用膠泥作為噴漿的墊層。
二、綜合護坡工程: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;
五、滑坡治理工程:對滑坡地段工程
以上的內容為大家詳細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希望大家看完以后對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在進行運用階梯護坡的時候可以很清楚。
-
[ 仿木欄桿 ]
今天福誼建材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來講述關于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基建工程在日常的生產維護過程中不可或缺,而護坡工程顯得又是舉足輕重,經常會遇見由于邊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條件,采用不同的護坡類型,最常見的有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,采用削坡開級工程;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,采用植物護坡工程;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,采用工程護坡;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,采用綜合護坡工程;對滑坡地段工程,采用滑坡治理工程。由于自然地形、開挖地面或堆置棄土等形成的不穩定邊坡,都需要采取護坡圍護。
一、削坡開級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;
2、形式:直線型、折線形、階梯型、大平臺型
2.1直線型:
2.1.1適用于高度小于20m、結構緊密的均質土坡,或高度小于12m的分均質土坡。
2.1.2從上到下,削成同一坡度,削坡后比原坡減緩,達到該類土質的穩定坡度。
2.1.3對有松散夾層的土坡,其松散部分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2.2折線形:
2.2.1適用于高12-20m、結構比較松散的土坡,特別適用于上部結構松散,下部結構較緊密的土坡。
2.2.2重點是削緩上部,削坡后保持上部較緩、下部較陡的折線形。
2.2.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,根據土坡高度與土質情況,具體分析確定,以削坡后能保證穩定安全為原則。
2.3階梯形:
2.3.1適用于高12m以上、結構較松散,或高20m以上、結構較緊密的均質土坡。
2.3.2每一階小平臺的寬度和兩平臺間的高差,根據當地土質與暴雨徑流情況,具體研究確定。
2.3.3開級后應保證土坡穩定。
2.4大平臺形:
2.4.1適用于高度大于30m,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區的土坡。
2.4.2大平臺一般開在土坡中部,寬4m以上,平臺具體位置與尺寸,根據《地震區建筑技術規范》對土質邊坡高度的限制,研究確定。
2.4.3大平臺尺寸基本確定后,需對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。
二、植物護坡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;
2、形式:種草護坡、造林護坡
2.1種草護坡:
2.1.1對坡比小于1.0:1.5,土層較薄的沙質或土質坡面,可采用種草護坡。
2.1.2種草護坡應先將坡面整治,并選用生長快的低矮鋼伏型草種。
2.1.3根據不同的坡面情況,采用不同的方法,一般土質坡面采用直接播種法,密實的土質邊坡上,采取坑植法,在風沙地,應先設沙障,固定流沙,再播種草籽。
2.1.4種草后1-2年內,進行必要的封禁和撫育措施。
2.2造林護坡:
2.2.1對坡度10°-20°,在南方坡面土層厚15cm以上、北方坡面土層厚40cm以上、立地條件較好地地方,采用造林護坡。
2.2.2應采用深根性和淺根性相結合的喬灌木混交方式,同時選用適應當地條件、速生的喬木和灌木樹種。
2.2.3在坡面的坡度、坡向和土質較復雜的地方,將造林護坡與種草護坡結合起來,實行喬、灌、草相結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護坡。
2.2.4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時,苗木宜帶土栽植,并應適當密植。
二、工程護坡
1、適用條件: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;
2、形式:砌石護坡、拋石護坡、混凝土護坡、噴漿護坡
2.1拋石護坡:
2.1.1干拋石:坡面較緩(1.0:2.5-1.0:3.0),受水流沖刷較輕的坡面;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應在護坡層下鋪設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、粗砂或砂礫作為反濾層;根據土質結構,土質堅實的砌石坡度可陡些,反之則應緩些。
2.1.2漿砌石護坡:坡度在1:1-1:2之間,或坡面位于溝岸、河岸,下部可能遭受水流沖刷,且洪水沖擊力強的防護地段;漿砌石護坡由面層和起返濾層作用的墊層組成,面層鋪砌厚度為25cm-35cm,
墊層又分單層和雙層兩種,單層厚5cm-15cm,雙層厚20cm-25cm;對長度較大的漿砌石護坡,應沿縱向每隔10m-15m設置一道寬約2cm的伸縮縫,并用瀝青或木條填塞。
2.2拋石護坡:坡腳為溝岸、河岸,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,對枯水位以下的坡腳應采取拋石護坡,有散拋塊石、石籠拋石和草袋拋石等。
2.3混凝土護坡:
2.3.1在邊坡坡腳可能遭受強烈洪水沖刷的陡坡段,采取混凝土護坡,必要時需加錨固定。
2.3.2邊坡介于1.0:1.0-1.0:0.5之間、高度小于3m的坡面,用一般混凝土砌塊護坡,砌塊長寬各30cm-50cm,邊坡陡于1.0:0.5,用鋼筋混凝土護坡。
2.3.3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用粗砂、碎石或砂礫等設置反濾層,用水量較大時,修筑盲溝排水,盲溝在涌水處下端水平設置,寬20cm-50cm,深20cm-40cm。
2.4噴漿護坡:
2.4.1在基巖不太發育裂隙、無大崩塌的坡段,采用噴漿機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,以防止基巖風化剝落。
2.4.2噴涂水泥砂漿的砂石料最大粒徑15mm,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:4-1:5,砂率50%-60%,水灰比0.4-0.5,速凝劑的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%左右。
2.4.3噴漿前必須清除坡面活動巖石、廢渣、浮土、草根等雜物,填堵大縫隙、大坑洼。
2.4.4破碎程度較輕的坡段,可根據當地土料情況,就地取材,用膠泥噴涂護坡,或用膠泥作為噴漿的墊層。
二、綜合護坡工程: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;
五、滑坡治理工程:對滑坡地段工程
以上的內容為大家詳細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希望大家看完以后對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在進行運用階梯護坡的時候可以很清楚。
-
[ 仿樹皮欄桿 ]
今天福誼建材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來講述關于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基建工程在日常的生產維護過程中不可或缺,而護坡工程顯得又是舉足輕重,經常會遇見由于邊坡的高度和坡度等不同條件,采用不同的護坡類型,最常見的有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,采用削坡開級工程;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,采用植物護坡工程;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,采用工程護坡;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,采用綜合護坡工程;對滑坡地段工程,采用滑坡治理工程。由于自然地形、開挖地面或堆置棄土等形成的不穩定邊坡,都需要采取護坡圍護。
一、削坡開級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高度大于4m、坡度大于1.0:1.5的;
2、形式:直線型、折線形、階梯型、大平臺型
2.1直線型:
2.1.1適用于高度小于20m、結構緊密的均質土坡,或高度小于12m的分均質土坡。
2.1.2從上到下,削成同一坡度,削坡后比原坡減緩,達到該類土質的穩定坡度。
2.1.3對有松散夾層的土坡,其松散部分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2.2折線形:
2.2.1適用于高12-20m、結構比較松散的土坡,特別適用于上部結構松散,下部結構較緊密的土坡。
2.2.2重點是削緩上部,削坡后保持上部較緩、下部較陡的折線形。
2.2.3上下部的高度和坡比,根據土坡高度與土質情況,具體分析確定,以削坡后能保證穩定安全為原則。
2.3階梯形:
2.3.1適用于高12m以上、結構較松散,或高20m以上、結構較緊密的均質土坡。
2.3.2每一階小平臺的寬度和兩平臺間的高差,根據當地土質與暴雨徑流情況,具體研究確定。
2.3.3開級后應保證土坡穩定。
2.4大平臺形:
2.4.1適用于高度大于30m,或在8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區的土坡。
2.4.2大平臺一般開在土坡中部,寬4m以上,平臺具體位置與尺寸,根據《地震區建筑技術規范》對土質邊坡高度的限制,研究確定。
2.4.3大平臺尺寸基本確定后,需對邊坡進行穩定性驗算。
二、植物護坡工程
1、適用條件:對邊坡小于1.0:1.5的土質或沙質坡面;
2、形式:種草護坡、造林護坡
2.1種草護坡:
2.1.1對坡比小于1.0:1.5,土層較薄的沙質或土質坡面,可采用種草護坡。
2.1.2種草護坡應先將坡面整治,并選用生長快的低矮鋼伏型草種。
2.1.3根據不同的坡面情況,采用不同的方法,一般土質坡面采用直接播種法,密實的土質邊坡上,采取坑植法,在風沙地,應先設沙障,固定流沙,再播種草籽。
2.1.4種草后1-2年內,進行必要的封禁和撫育措施。
2.2造林護坡:
2.2.1對坡度10°-20°,在南方坡面土層厚15cm以上、北方坡面土層厚40cm以上、立地條件較好地地方,采用造林護坡。
2.2.2應采用深根性和淺根性相結合的喬灌木混交方式,同時選用適應當地條件、速生的喬木和灌木樹種。
2.2.3在坡面的坡度、坡向和土質較復雜的地方,將造林護坡與種草護坡結合起來,實行喬、灌、草相結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護坡。
2.2.4坡面采取植苗造林時,苗木宜帶土栽植,并應適當密植。
二、工程護坡
1、適用條件:對堆置物或山體不穩定處形成的高陡邊坡,或坡腳遭受水流淘刷;
2、形式:砌石護坡、拋石護坡、混凝土護坡、噴漿護坡
2.1拋石護坡:
2.1.1干拋石:坡面較緩(1.0:2.5-1.0:3.0),受水流沖刷較輕的坡面;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應在護坡層下鋪設15cm以上厚度的碎石、粗砂或砂礫作為反濾層;根據土質結構,土質堅實的砌石坡度可陡些,反之則應緩些。
2.1.2漿砌石護坡:坡度在1:1-1:2之間,或坡面位于溝岸、河岸,下部可能遭受水流沖刷,且洪水沖擊力強的防護地段;漿砌石護坡由面層和起返濾層作用的墊層組成,面層鋪砌厚度為25cm-35cm,
墊層又分單層和雙層兩種,單層厚5cm-15cm,雙層厚20cm-25cm;對長度較大的漿砌石護坡,應沿縱向每隔10m-15m設置一道寬約2cm的伸縮縫,并用瀝青或木條填塞。
2.2拋石護坡:坡腳為溝岸、河岸,暴雨中可能遭受洪水淘刷的部分,對枯水位以下的坡腳應采取拋石護坡,有散拋塊石、石籠拋石和草袋拋石等。
2.3混凝土護坡:
2.3.1在邊坡坡腳可能遭受強烈洪水沖刷的陡坡段,采取混凝土護坡,必要時需加錨固定。
2.3.2邊坡介于1.0:1.0-1.0:0.5之間、高度小于3m的坡面,用一般混凝土砌塊護坡,砌塊長寬各30cm-50cm,邊坡陡于1.0:0.5,用鋼筋混凝土護坡。
2.3.3坡面有涌水現象時,用粗砂、碎石或砂礫等設置反濾層,用水量較大時,修筑盲溝排水,盲溝在涌水處下端水平設置,寬20cm-50cm,深20cm-40cm。
2.4噴漿護坡:
2.4.1在基巖不太發育裂隙、無大崩塌的坡段,采用噴漿機進行噴漿或噴混凝土護坡,以防止基巖風化剝落。
2.4.2噴涂水泥砂漿的砂石料最大粒徑15mm,水泥和砂石的重量比1:4-1:5,砂率50%-60%,水灰比0.4-0.5,速凝劑的添加量為水泥重量的3%左右。
2.4.3噴漿前必須清除坡面活動巖石、廢渣、浮土、草根等雜物,填堵大縫隙、大坑洼。
2.4.4破碎程度較輕的坡段,可根據當地土料情況,就地取材,用膠泥噴涂護坡,或用膠泥作為噴漿的墊層。
二、綜合護坡工程:對條件較復雜的不穩定邊坡;
五、滑坡治理工程:對滑坡地段工程
以上的內容為大家詳細常見階梯護坡的類型,希望大家看完以后對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在進行運用階梯護坡的時候可以很清楚。